杨洪璋,男,1936年2月出生,北京物资学院退休教师。十多年来,他发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作风,回收学生不用的书本教材和衣物,经过细心整理,变废为宝再利用,定期送到河北省万全县贫困儿童的手中;他勤劳节俭、帮困助学的精神,得到全社会的赞扬。
为山区孩子搭建成才之路
河北省万全县顾家沟,是个被一条河滩与外界阻隔的偏僻山村。过去不少孩子失学,现在村民的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花钱也要把孩子送去上学。过去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的顾家沟村,如今已经有8名学生走进了高等学府。这一切都和北京物资学院退休教师杨洪璋分不开。
杨洪璋1999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本来可以过着安逸舒适的晚年生活,但他被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劳模万全县顾家沟小学刘建云扎根山区37年的事迹所感动,从2000年6月第一次带领大学生去顾家沟扶贫助教开始,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热情都倾注到了那里,这一坚持就是14年。
杨洪璋刚到顾家沟时,了解到村里有不少孩子辍学,他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家庭有困难,他答应帮助解决。很快,这些失学的孩子都回到了幸福的课堂。但随后,杨洪璋看到,不少学习优秀的学生因家庭困难小学毕业就不能读书了。其实,只要给孩子们一年提供六七百元的费用他们就能够继续完成中学学业,大约一年需要三五千元。如果把物资学院的师生发动起来,捐款助学不成问题。于是,杨洪璋自己带头捐钱,发动物资学院的师生,开始了“一帮一”帮困助学活动,保证让顾家沟村的每一个学生都读完初中。
杨洪璋还通过“阳光工程”,发动全院师生参加到帮困助学活动中,从资助一个顾家沟小学扩大到万全县的23所中小学,被资助的孩子已经超过了260人,资助款超过了30万元。我校师生先后到万全县100多次,人数达1700多人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顾家沟人的观念变了,读书好学蔚然成风,孩子读书起码能读到初中、高中,再好一点的还考上了大学和研究生。
当时,那里的孩子最渴望的就是升高中。顾家沟的初中毕业生报考县里的高中要百里挑一,上中专一年的费用要上万元,村民根本不敢想,数额之大也是物资学院师生难以相助的。为了让山区初中毕业后的孩子继续深造,杨洪璋不知跑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他一心帮助山区贫困孩子上学的真诚,终于感动了北京中华商科学校(中专)的方洪泰校长,到现在先后有58个孩子来到北京中华商科学校和“百年职校”免费学习,免交的学费超过了百万元,大部分毕业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那里的村民说:“这些孩子做梦都没想到能到北京免费学习,真是一步登天了。”——这的确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一次转机,在河北万泉县的十里八村中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为山区孩子成长搭建一条更为宽阔的成才之路。实现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追求个人梦想。
“爱心捐助站”是个聚宝盆
2012年,学校建立了“爱心捐助站”。后勤管理处提供8间库房(约260平米)存放捐赠的衣物,发动师生捐衣捐物。特别是在毕业生离校时,杨洪璋就在毕业生的各个宿舍楼下设点,让毕业生把不要的衣物、教材捐献出来。他带领离退休老同志、“爱心社”、“自强社”的学生和自愿者经过整理、清洗,存放在“爱心捐助站”,学校贫困大学生可以在那里选取需要的衣物和书籍。每年新生入学军训过后,就发动新生把不想再穿的军训服装捐献出来,清洗后免费提供给下一届新入学的贫困大学生使用。每年“爱心捐助站”都可以收到2000多件衣服和1000多册教材,凡是走绿色通道的新生还都可以领到整套的教材、清洗过的军训服装、衣服等日常用品,解决了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许多问题,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高兴,杨洪璋感觉到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每年帮助的贫困大学生在100名左右,“爱心捐助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校外的张静打印社捐助了文具;经营毛衣的生意李璟祎女士,捐助了600件新毛衣;老领导庞文弟捐赠了大量的图书和衣物。
在“爱心捐助站”随便抽出一本书,虽然是回收的,还是挺新的,一点也不影响使用;这库房里军训服装经过清洗,已经焕然一新;还有学生们捐献的衣物,也都干净整洁,就连普通学生都喜欢来这儿淘换衣服。
多年来,物资学院回收旧物品的工作逐渐完善。每年新学期开学,特别是新生入学报到那一天,在学校迎新现场,杨老师的“爱心捐助站”就成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学校军训前,凡是学校的贫困生,都可以到“爱心捐助站”免费领取二手军训服和旧教材。
如今,“爱心捐助站”被学生称为“爱心小屋”,谁有可以再利用的物资,都可以捐献过来。除了满足本校学生的需求,其余的物资也都物尽其用。
2006、2007、2011年杨洪璋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北京高校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非常向上》节目“一个也不能少”、中央电视台12频道《夜线》节目“师哥师姐留下了什么”、河北电视台节目“真心英雄”、《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报刊都对杨洪璋先进事迹做过报道,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在“201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中,杨洪璋被评为“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北京榜样”;2014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节约之星”。在荣誉面前,杨洪璋同志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激扬的热情投入帮困助学当中,在奉献中收获快乐,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
“我爱这些贫困的孩子们”、“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会坚持把帮困助学工作做下去。”杨洪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